数据报告 |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岗位平均年薪为17.9万!

时间:2022-10-11 |  阅读量:438 |  来源:猎聘


2022年6月1日,随着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专精特新统一认定标准,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办法》再次强调了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应符合《工业“四基 ”发展目录》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从《办法》细则来看,新的认定标准较之前的认定标准更加细致,认定维度更加清晰。

随着专精特新各项政策落地,以广州、深圳、天津为首的全国多个城市,正在不断重申“制造业立市”。以芯片、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市值屡屡创下新高——这背后,是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对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

制造业是底层发展逻辑,与就业更紧密相关。经验表明,只有当制造业高度发达或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当强大时,一个经济体才能创造出足够规模的生活性服务需求。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千人以下规模企业占比96%且92%的企业皆为私营/民营企业。

▌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招聘趋势(一)

随着“专精特新”战略地位逐渐提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优越性已得到初步显现,“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高、毛利率高、营收增长高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企业创新能力强、议价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在2019年,企业在人员招聘上受新冠疫情短暂影响后迅速反弹,这期间随着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以及北交所的快速开市,“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需求大幅提高。在今年疫情反复的前提下,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发布职位数屡创新高,充分展现了优质中小企业抗风险、反脆弱的属性。与此同时,企业对于研发类人才求贤若渴,截至目前,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布的职位中研发岗位占比高达23.7%,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企业。

▌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招聘趋势(二)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有着长期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企业的科研类人才占比与企业的专利数是衡量企业是否符合“专、精、特、新”资质的重要标准。截至2022年8月1日,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对于硕博人才的需求逐年提升,企业积极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这些高精尖人才是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保持其细分赛道的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 就硕博人才招聘,100-499人规模企业硕博人才需求占比最高
 
随着科技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硕博高学历人才的招聘。来自猎聘大数据显示,100-499人规模企业对硕士人才需求最多,这与专精特新企业及科研院所等需求旺盛有较大关联。
▌ 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硕博人才需求旺盛
 
汽车.机械.制造、电子.通信.硬件、制药.医疗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在硕士人才需求上也相应较高。博士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为制药医疗,其次为教育文化领域。

学历要求硕士的职能主要为管理培训生、储备干部及一些专业技术等岗位,博士热招职能排名首位的是科研人员,该职能近三年增长了24.11%。

从美国对中国禁止出口芯片开始,中国加大半导体技术的研发,2021年5月-2022年4月半导体技术工程师、模拟芯片设计工程师进入热招TOP10职能,市场对芯片类人才招聘需求旺盛。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博士生招聘中算法工程师也在近三年里都进入TOP10热招职能中,近一年人才需求增长明显,从去年的1.69%增加到4.61%。
 
▌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薪酬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企业人均工资》可见,规上制造业人均年收入8.26万元,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收入为12.9万元。根据猎聘大数据统计,2021年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岗位平均年薪为17.9万,研发类岗位平均年薪20.4万元。且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布职位的平均年薪连续三年上涨。这些企业重视创新、专注深耕、优待人才的特性让其在人才招聘领域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城市薪酬
 
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在不同城市焕发着不同的魅力,如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力于工业4.0,工业软件,高端智造等高精尖领域;以青岛、广州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强市发力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用科技赋能传统实业;以深圳、苏州为代表的城市发力于电子芯片、集成电路领域,致力解决卡脖子难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会结合当地市行业属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 机械制造人才紧缺度反超全行业水平,电气工程师最紧缺
 
机械/机电/重工行业TSI指数2019-2021年的变化趋势与全行业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扩大生产、提高产能、提升组织效能等方面增大投入,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从2021年8月起机械行业TSI指数与全行业水平基本持平,11月开始反超全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机械行业的人才市场紧缺程度的不断提升。从紧缺指数最高的20个职能分布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高TOB销售业务、出海、组织发展等方面的人才紧缺程度更高,尤其是所有生产型企业均紧缺的电气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备注:TSI ( Talent Shortage Index )为人才紧缺指数,TSI > 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 < 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

▌ 汽车行业人才紧缺程度显著提高,智能相关人才紧缺度最高
 
人才紧缺指数(TSI指数)的高低受多维度因素影响,汽车行业TSI指数2019-2021年的变化趋势与全行业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体现出汽车行业的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独特性。2019年汽车行业人才活跃度较高,TSI指数相对低于行业水平,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招聘需求量急剧下降,导致TSI指数显著低于全行业水平。直至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招聘需求爬坡显著,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大量招聘需求放出,TSI指数显著提高。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无论是国内车企还是外资车企,都明确了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投入,2021年起TSI指数的整体数值已恢复并反超2019年,中高端人才紧缺程度不断提升,截止2021年12月,汽车行业TSI指数与全行业水平差距越来越小。从紧缺指数最高的20个职能分布已可以体现行业的布局方向变化,嵌入式软件开发、智能网联相关职位的人才紧缺指数最高,内外饰、制图、用户研究、广告与视图等方面的人才紧缺体现出汽车企业从设计到营销都提高了对用户的关注。

备注:TSI ( Talent Shortage Index )为人才紧缺指数,TSI > 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 < 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

▌ 数字化需求提升促使仪器仪表自动化人才紧缺度不断攀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深,对自控、自动化以及智能仪器等方面的需求增加,促进仪器/仪表/自动化行业的业务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的“黑天鹅”加快了整个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仪器/仪表/自动化行业TSI指数也在该时期加快增长,反超全行业平均水平,并在之后一直保持的快速增长,体现出该领域人才的紧缺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从紧缺指数最高的20个职能分布可以看出,数字化业务的增加,数字人才、销售人才以及扩大生产提升制造能力的传统制造人才的紧缺程度均较高,另外,广告创意类、渠道分销类、售前咨询类、市场推广类人才的紧缺度也较高,体现出企业在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的需求及人才招聘的难度。

备注:TSI ( Talent Shortage Index )为人才紧缺指数,TSI > 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 < 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

▌ “小巨人”对数字人才求贤若渴,覆盖全方面技术方向
 
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指出,在完成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的任务方面,要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等改造,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为了更好地观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招聘需求,本报告通过对“小巨人”企业在2019-2021年间发布的数字技术类职位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试图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招聘趋势的参考。

▌ “小巨人”制造企业加深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
 
根据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新发的数字技术岗位的分析,从技术维度来看,“小巨人”制造企业对算法类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其中包括图像算法、控制算法、组合导航算法、路径规划算法、感知算法、视觉算法、3D算法等,这些岗位主要为生产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服务。此外,软件(包括Java、C/C++、C#、web、Android、.net等)、测试、系统架构、技术管理、AI(包括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工业软件、上位机软件、硬件开发等高端制造技术形成深度融合,是“小巨人”制造企业更为需要和关注的人才领域。

从高级人才来看,“小巨人”制造企业对于博士学历要求的数字技术岗位方向主要集中的机器视觉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工业软件研发负责人、人工智能算法专家、工业数据算法研究与应用等方向,为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专家或负责人类岗位。

▌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各城市人才供需不均衡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制造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主体,也是有机联合产学研用优势资源,协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力量。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培育发展,我国已经拥有6000余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40多家,服务范围覆盖汽车、纺织、医药等90%以上的制造业领域。在“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从推动规范发展、提升供给能力、构建服务网络三个方面推进该领域发展,计划到2025年培育出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报告对工信部及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发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进行整理,针对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145家企业的招聘及人才大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见微知著,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人才及组织发展提供参考。从猎聘大数据来看,北京的新发职位和活跃人才的占比均最高,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的人才更活跃,深圳、青岛、杭州、长沙的新发职位更丰富,新发职位集中的城市企业可以考虑跨城市人才吸引,活跃人才丰富的城市企业则更需要关注人才留存的问题,具体来看: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21年新发职位的城市分布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青岛、杭州、长沙、武汉、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且职位分布的城市集中度较高,91.04%的新发职位分布在前20城市。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21年活跃人才的城市分布集中在北京、上海、沈阳、深圳、青岛、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南京等城市,84.54%的活跃人才集中在前20城市。


▌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趋势加剧,“虚实” 技术人才均紧缺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与数字化的趋势加剧,制造企业在数字化人才和智能制造人才方面需求日益增加,相关人才紧缺度也显现出来。从制造行业人才紧缺指数的职能分布可以看出:

数字化的“上层设计师”人才紧缺度最高: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基于软硬件的上层开发、大数据的汇集分析、人工智能的算法设计,从而实现数字化的上层设计,因此WEB前端开发工程师、C++、Java、嵌入式软件开发、算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运维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基于汽车领域的智能网联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等职位TSI指数较高,人才紧缺程度高,招聘难度较大。

智能化的“实战落地家”人才紧缺度紧随其后: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不止需要上层开发设计,还需要把指令传递到生产制造各个环节、应用到机器设备各个领域的技术人才,电子/电器工程师、汽车电子/电器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动力系统设计、零部件设计、汽车动力系统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械结构工程师等职位均具有智能化落地的使命和责任,在智能制造大浪潮中,亦成为紧缺人才,企业在招聘相关领域的人才招聘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竞争压力。

▌ 智能制造“虚实”结合加强,人才协同合作成组织进阶重点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升入,技术类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企业需要提高传统行业工程师和网络技术工程师的工作协同性。但这两大类工程师由于技能属性、工作场景和成长背景的影响,在能力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报告采取聚类分析的方法,抽取了传统工程师(以需求量最大的机械工程师和最紧缺的电气工程师为代表)和网络技术工程师(以java、C++、算法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为代表)两大类进行对比分析。

从职业风格平均值来看,传统工程师在领导能力、互动沟通、细节管理和心理韧性方面高于网络技术工程师,网络技术工程师在创新能力、问题解决、拥抱变化、驱动成功方面高于传统工程师,这两类人才在团队意识和压力应对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从职业风格75分位来看,传统工程师在团队意识、领导能力、互动沟通、拥抱变化、细节管理、驱动成功、心理韧性和压力应对方面均高于网络技术工程师。

没有“完美”的人才,伴随数字化在制造行业的变革应用,“虚实”领域工程师们将会协同合作。如何发挥彼此的优势,让不同人才在变革时代的企业中同步实现自我升级,这是今天对于所有行业头部企业、引领变革企业的组织发展提出的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