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薪100万!“金领”人才正在涌向这些领域

时间:2021-05-27 |  阅读量:113 |  来源:科锐国际


回顾2020年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转折年:疫情黑天鹅来袭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疫情后,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且GDP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国内“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启动,“新基建”、“双循环”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引擎……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人才市场动态则是不可忽视的行业趋势风向标。宏观环境、行业动态、政府政策,都能第一时间反映到人才市场。人才战略,也是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问过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答案惊人的统一:人才。人才战略对于产业发展、企业内生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华为的关注度居高不下,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对象,任正非说:“华为的成功,很大意义上是人力资源的成功。”

对于决策管理者,把握人才市场的变动,才能助力企业持续形成竞争力;对于职场人、终身学习者,摸清人才趋势,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科锐国际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报告,从宏观新常态、商业新场景、人才新需求三个维度对人才市场进行了详细解析。

宏观新常态:内外部环境加速经济结构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

1.新基建加速技术替代,高新技术上下游硬核科技人才紧缺

中央提出加快发展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同时,高新科技产业链,比如受到外部的“精准打击”的芯片,亟待国产替代。而要实现国产替代和创新突破,核心还是人才的突围。

科锐国际发布的人才报告显示,芯片领域,Si/GaN新材料研发专家、DRAM研发专家、IC工艺研发专家平均年薪可达80-150万元,跳槽薪酬涨幅甚至达到50%;大数据领域的数据平台研发、数据应用开发和数据产品类人才炙手可热,部分资深工程师年薪已经超过150万元。

2.疫情加速智慧城市的进程,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人才存在缺口

疫情下对人才治理数字化的要求提升,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地方政府也为企业上云提供政策支持,随之带来云计算、物联网领域平台架构、解决方案、智能运维高层次人才的缺口,部分年薪超过200万元,跳槽薪酬涨幅接近40%。

依托于5G规模的发展,2020年常态化防控同时加速了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据IDC预计,2021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恢复两位数的增长率,并在2020-2024年预测期间实现11.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以预见,物联网相关人才需求仍然缺口巨大。

3.多地出台招才引智政策,“产业+人才”生态逐渐形成

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逐渐明确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培育都市圈为突破口,以城市群为主体带动区域发展,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的新格局。中央先后提出要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十四五”期间,也将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央和地方人才政策推动下,“产业+人才”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为人才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供便利和通道。

市场也发生相应变化。部分岗位薪酬水平和一线城市差距缩小,同时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研发人才仍是重点吸引对象。多地政府建立了急需紧缺人才监测制度,出台一系列招才引智政策,提升对人才的综合吸引力。

商业新场景:数字化及在线新场景下人才需求急速上

1.疫情倒逼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人才需求上涨

2020-2021年,各行业开始加码数字化,布局线上加速产业互联融合,数字技术正在全链条重塑产业价值,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创新研发、增长运营岗位的人才需求激增。

传统行业线上线下融合,技术领域、数据领域、组织变革和流程领域人才更受青睐。

从产业互联来看,疫情使得互联网医疗重焕生机,医疗电商蓬勃发展;随着智能网联不断推进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汽车智能升级、数字化营销、数智化工厂方向的人才需求不断涌现。在金融板块,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活跃,特别是技术研发类岗位,薪酬涨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疫情下直播和短视频持续爆发,新场景下新兴职业诞生

直播和短视频改变了原来人货场的场景和逻辑,“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入选2020年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市场更需要优秀的直播运营、短视频运营、社交电商负责人,这类人才年薪可以超过50万元,跳槽薪酬涨幅超过20%。

社群运营、短视频运营、用户运营、小程序开发工程师、流量增长专家等职业岗位快速增长。

人才新需求:复杂环境下更需要综合型人才人才两极分化更明显

1.创新、增长、复合、迁移能力成为最受关注的核心能力

黑天鹅频发的时代对于组织能力和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保持韧性才有可能。一方面,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创新型、复合型、跨界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优秀的研发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技术过硬,同时要善于沟通、合作,并对商业认知敏感。

另一方面,技术的协同越来越需要技术加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譬如云计算的海量算力和AI 的应用智能正在融合,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产业升级,企业需要既懂云计算技术,又懂云计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创新的曲线变得越来越陡峭,对于销售端与生产端的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线上和线下的连接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够举一反三,将成功经验迁移至新的领域的人才分外抢手。

2.市场前30%人才往往是公司争抢的重点,而平均线以下的职场人面临求职困境
数字化、线上化对于传统模式的从业人员带来冲击,裁员优化并不鲜见。曾经的高薪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地产加速洗牌,除风口领域、稀缺人才以外,整体市场平均薪资涨幅降低。 外部形势承压下,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对人才的需求画像及岗位标准更加精细、清晰和理性。“不可一业不专,也不能只专一业”,“复合化”成为企业考察人才的主流诉求。

3.“求稳”成为供需两端的主基调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人才在转换工作时的决策更加谨慎,被动求职比例以及拒绝聘用通知书的比例上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抗风险能力逐渐成为候选人决策的重要因素。民营科技企业的人选对央企、国企意愿较高,甚至愿意降薪选择更有发展实力的平台。“求稳”,成为供需两端的主基调。

黑天鹅时代: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

所有的改变都有迹可循,所有的创新都来自深层驱动力。每一次改变和创新,都第一时间折射在人才需求上。当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数字化流通在这个社会里更加频繁且高效时,当一系列新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诞生的时候,面向未来的人才红利正在到来。

产业的竞争加剧,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处在一个黑天鹅时代,只有对整个人才市场及热门产业的人才供需情况了如指掌,前瞻性地布局人才战略,才有可能领先一步,步步领先;只有在不确定中把握大趋势,才能更好地洞悉变化,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