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发布《2021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

时间:2021-07-06 |  阅读量:127 |  来源:智联招聘


2021年夏季,智联招聘持续监测全国38个核心城市招聘求职竞争变化趋势,并对企业的招聘需求与求职者简历投递情况,分析得出《2021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

♦︎2021年夏季求职竞争热度回落,全国平均41.9人竞争一岗

♦︎“国企热”仍在加剧,外企求职竞争持续降温

♦︎大小企业间竞争热度差距拉大

♦︎一线城市竞争热度下降,西部重点城市人才活跃度提高

♦︎物流行业人才供需双热,旅游、餐饮业快速恢复

♦︎汽车产业转型创造就业机会,汽车销售、制造人才需求上涨

♦︎全国平均招聘薪酬9346元/月,连续三季度稳定增长

♦︎北上深杭工资水平保持优势,南京招聘薪酬首次反超广州

♦︎上市公司薪酬水平再度领跑,外企薪酬增速最快

♦︎万人大企薪资仍最为慷慨,小微企业薪酬增速可观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工业行业薪酬上涨

♦︎IT管理/项目协调平均薪酬为24325元/月,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跻身前十

一、 2021年夏季全国求职竞争指数41.9,求职竞争同比趋缓

2021年夏季求职竞争热度回落,全国平均41.9人竞争一岗

智联招聘通过监测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在线招聘数据发现,2021年夏季求职期全国人才求职竞争指数(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发布职位数量)为41.9 ,较上一季度下降2.1,呈现季节性回落,且同比下降7.2。

具体从供需两端变化来看,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6%,而求职者端的简历投递量则减少15%。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年春季求职高峰后延至4、5月,且在线求职行为高度活跃。今年求职市场恢复平稳后,二季度简历投递量较去年同期回落,竞争激烈程度趋缓。

“国企热”仍在加剧,外企求职竞争持续降温

从企业性质看,“国企热”仍在逆势升温,竞争指数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2.7,以74.2排在首位。上市公司以“五十挑一”的竞争激烈程度位居其后,民营企业反超合资企业,竞争指数在本季度上升至第三名,为40.5。外商独资企业竞争指数同比下降11.6,主要是由于企业招聘职位数同比提升28.5%,而收到的简历数量则下降6%,可见外资企业逐渐从疫情冲击中复苏,招聘需求也随之扩张,但人才供给有所滞后。

大小企业间竞争热度差距拉大

从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指数来看,规模在1000-9999人的大型企业热度最高,竞争指数达57.2,规模在万人及以上的超大型企业以56.2的竞争指数位列第二,其次是规模在500-999人的中型企业,竞争指数为47.2。

除超大型企业竞争热度同比不变,其他规模企业的竞争指数均有下滑,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下降10.9。企业规模间竞争指数的差距(最高值与最低值差距)由去年二季度的24.8扩大至今年二季度的29.5。

二、 一线城市竞争热度下降,西部重点城市人才活跃度提高

在智联招聘监测的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2021年夏季求职期,北京的竞争指数仍然排在第一位,为78.1,环比下降9.1。北上广深的竞争指数均同比下降,近年来随着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目光不止聚焦在一线城市,新一线、二线城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人才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沈阳、昆明、太原求职热度反超去年同期。其中贵阳、昆明等西部地区凭借区位条件、产业规划等后发优势,招才引智潜力也进一步显性化,求职者简历投递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7.6%、44.2%,远超需求端增幅。

三、 物流行业人才供需双热,旅游、餐饮业快速恢复

从不同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2021年夏季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仍位居第一,竞争指数达到82.2,比去年同期高19.1。互联网/电子商务以52.3的竞争指数位居第二,比去年同期降温。

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物流/仓储的招聘职位数与简历投递数均有亮眼上涨,增速分别达43.9%与28%。依托于经济稳定运行、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物流/仓储行业持续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进化,并在智慧仓储、绿色仓储深度转型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刺激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增长。同时,酒店/餐饮、旅游/度假等服务行业招聘需求同比扩张3成以上,在消费领域回暖的大环境中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机会。

此外,工业制造行业供需两端增势均较乐观,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行业招聘职位数和简历投递量分别同比增长29.4%、13.9%,石油/石化/化工行业招聘职位数和简历投递量分别同比增长35.3%、20.8%,电气/电力/水利招聘职位数和简历投递量分别同比增长25%、17.7%。

四、 汽车产业转型创造就业机会,汽车销售、制造人才需求上涨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交通运输服务竞争指数仍排在首位,达到190.8,同比下降18.2,财务/审计/税务(115.9)、行政/后勤/文秘(78.8)、高级管理(76.6)位列其后,名次与去年夏季持平。采购/贸易的招聘求职双端同比增长突出,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91%,简历数量增速达190.2%,带动竞争指数增长18.6。

从招聘端来看,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制造岗位的招聘需求分别同比扩张71.5%和61.9%,在全行业中拔得头筹。汽车产业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改变岗位结构并增加更多复合型、跨界人才需求,外加各汽车企业也在注重专业人才引进,从生产到销售人才需求都水涨船高。

五、 全国平均薪酬环比上涨3.2%,达到9346元/月

2021年夏季求职竞争热度回落,全国平均41.9人竞争一岗

智联招聘2021年夏季在线数据显示,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招聘薪酬为9346元/月,环比上涨3.2%,并且较去年同期的8715元/月高7.2%。

在智联招聘监测的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2021年夏季求职期,北京的竞争指数仍然排在第一位,为78.1,环比下降9.1。北上广深的竞争指数均同比下降,近年来随着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目光不止聚焦在一线城市,新一线、二线城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人才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沈阳、昆明、太原求职热度反超去年同期。其中贵阳、昆明等西部地区凭借区位条件、产业规划等后发优势,招才引智潜力也进一步显性化,求职者简历投递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7.6%、44.2%,远超需求端增幅。

北上深杭工资水平保持优势,南京招聘薪酬首次反超广州

本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薪酬最高的依然为北京(12358元/月)、上海(12114元/月)、深圳(11498元/月)、杭州(10499元/月),引才优势凸显。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以9912元/月的平均招聘薪酬跻身薪酬榜单第五名,广州(9854元/月)下滑至第六,打破了长期以来高薪城市队伍结构。

在全国整体招聘薪酬再创新高的背景下,除南宁、哈尔滨两地外,其他城市薪酬环比均有提升。具体增速方面,无锡以5.4%增长最快,海口与武汉两地分别以5.1%的环比增速排在前三名。海口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关利好下,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产业结构均有提升,引才能力持续提高;昆明、兰州等西部城市的高成长性也体现在人才福利待遇上,在全国核心城市中的平均招聘薪酬增速呈现乐观趋势。

上市公司薪酬水平再度领跑,外企薪酬增速最快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本季度上市公司招聘薪酬环比上涨1.2%后达到10345元/月,稳居各类型企业中第一位。外商独资企业的薪酬水平环比上升3.9%,以10261元/月超越国企(10036元/月),合资企业仍排在第四名,且3.8%的环比增速仅次于外商独资企业。结合企业招聘需求变化,可以看出外商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扩张招聘岗位数量的同时,也在薪酬福利上加码,以招揽优秀人才。

万人大企薪资仍最为慷慨,小微企业薪酬增速可观

平均薪酬与企业规模仍正向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薪酬水平越高;而薪酬环比增速却呈现出反比趋势。规模过万人的超大型企业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570元/月,环比小幅下降0.4%;中小型企业的薪资水平仍不及全国平均,但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和20-99人的小型企业招聘薪酬分别环比增长3.6%、3.7%。

招聘旺季的“抢人大战”过后,中大型企业在薪酬上回归理性,而小微企业仍在进行人才储备,薪酬也再上一个台阶。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工业行业薪酬上涨

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薪酬环比上升7.7%,成为本季度高薪行业之首,达到12687元/月;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则环比下滑至第二名,薪酬水平为12126元/月,薪酬排行前十的行业基本与上一季一致。

本季度薪酬涨幅突出的行业以工业行业为主,包括航天/航空研究与制造(8.9%)、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6.5%)、电气/电力/水利(5.6%)、石油/石化/化工(4.6%)等。疫情后工业行业率先恢复,发挥经济支撑作用,人才供需和招聘薪资均涨势喜人。

IT管理/项目协调平均薪酬为24325元/月,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跻身前十

职业方面,IT管理/项目协调位列第一名,平均招聘薪酬为24325元/月,且环比上涨4.4%、同比上涨22.7%。高级管理一职薪酬虽环比小幅下降1.7%,但仍以20484元/月的高薪排在第二名。

环比来看,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服务与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岗位薪酬分别增长16.9%、11.8%,可见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的薪酬上涨也带动了相关岗位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此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职业的平均薪酬环比增速为9%,排名也由16名上升至第十名。

从数据结果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的求职竞争指数较上一季度与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与去年相比,招聘职位数虽有上涨,但求职者端的简历投递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与2020年疫情期间春季求职旺季延后有关。薪酬方面,平均招聘薪酬环比、同比上都再创新高,且高薪区间职位数占比扩张。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岗位结构与质量的转变、产业变迁与转型正在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遇。